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
說話的藝術
今個學期開始學一些專科了 ! 今次會接觸到婦產科。
老師在第一堂已經跟我們說好:「你們將來出實習,看到太太旁邊的男人,不要二話不說去叫他做先生(意指丈夫),人家不可以是他弟弟,陪她看醫生嗎?」,也不要見年紀老就說:「這位你老爺?」現在,老夫少妻也很常見,為避免尷尬,第一句還是問:「請問這位是你的...?」然後等太太答,否則將會搞出大頭佛大烏龍,甚至被人投訴!
哈哈,要記住了。
而且,也不要多口,經驗尚淺的時候,未太懂得看超聲波,看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時,不要在太太面前指來指去,問醫生:「這兒一堆是甚麼來的?」有問題的話醫生自會開口,要問問題的話要等太太離開再問,因為當你問一句「這兒一堆是甚麼來的?」,她便會很懷疑,很擔心自己的胎兒是否有問題,很擔憂。
原來懷孕的媽媽從懷孕一開始到生產,這段過程其實都會很憂慮,因為,沒有人能保證,出生的寶寶一定會健康,而這也不是必然,因此一句小小的說話也足以增加她們的負擔。我們的工作,其中一樣是舒緩她們的不安感,而不是加重她們的負擔。要知道,懷孕期間,太太做很多事也會很擔憂,連去廁所上大號也不敢太用力,因為怕「痾左個仔出來」; 出街又要小心翼翼,以防滑倒 ; 又要小心避開街上「行路唔帶眼」的人 ; 可能太太本身很喜歡吃西瓜,中國人傳統覺得西瓜涼,所以懷孕不能吃,又有很多禁忌......做媽媽的,真是不易啊!
「到時你搞到人地抑鬱寫遺書跳樓,以為自己BB有問題個陣點算!」 雖然這句話看似很誇張,但是老師只是想道出一句小小的說話足以對媽媽造成負擔。因此,說話也需要藝術,和很小心。
「姑娘呀,為何都過了二十週,還未感覺到胎動?是不是有問題呀?」
太太們會連一件很小的事也會想得很嚴重,第一胎的話在十八至二十週也會感受到初次的胎動。老師說胎兒可能在媽媽睡覺時動,通常她會問媽媽:「 你是不是一睡覺就睡得很熟,很難被叫醒呢?」通常這些媽媽都會答「是」。胎兒不是沒有動,只是媽媽沒發覺,她會叫媽媽晚是睡覺時也多點留意,多點感覺一下胎動。也會說一句 : 「你的寶寶斯文,文靜嘛,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性格呢!」這樣可以安撫一下她們。
在開始教初步的知識前,原來已經有這麼多事情注意呢!
我們不只給她們實質的檢查,護理,而是也應該顧及她們心靈上的需要。
要學的事多的是呢! 第一課已經很有趣,期待接下來的課! 加油吧!
小小姑娘仔成長日記Facebook︰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appylittlenurse
圖片來源:https://anntw-prod.s3.amazonaws.com/assets/images/000/000/031/big/%E7%A0%94%E7%A9%B6%EF%BC%9A%E6%83%85%E4%BA%BA%E6%88%96%E6%9C%8B%E5%8F%8B_%E8%AA%AA%E8%A9%B1%E5%8F%A3%E6%B0%A3%E4%B8%8D%E4%B8%80%E6%A8%A3.jpg?1381228020
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Hello,
回覆刪除你也來了,
又做鄰居啦。
好開心呀!又見返你喇^^
刪除唔知道香港有冇病人保密的法律,美國有Hippa,就算12,13歲的青少年,末經病人許可,都不可以把事情告訴父母.....好多新移民都唔明白這点....遇上這個程况,說話的技巧太重要了!(這是我今日番工遇上的事.....個病人阿媽發哂癲!)
回覆刪除呢個我都唔太清楚呀...
刪除我覺得護士要講野既技巧真係好緊要!不過我仲學習中,哈哈~
咁點算呀?>< 最後解唔解決到?
係美國做NURSE辛唔辛苦呀?
刪除人情世故, 工作上什麼是應該說, 有什麼不應在那時候說, 要摸索呀.
回覆刪除有時D野, 特別有家屬、PT 面前不要表露太多, 換轉角度自己是PT/家屬, 都會敏感姑娘的態度、說話的...
同意呀!
刪除努力學習中^^
刪除我的名字叫悲傷的朋友趣仙..希望能令妳日日.笑口常開開心心..嘻嘻哈哈..!
回覆刪除趣仙你好!很高興認識你!^^
刪除^^ 我UPDATE左BLOG了^^ 今次好多相呢~
回覆刪除